神奇风骨草是真药吗:ph是指血气分析中的酸碱度
发布时间:2022-09-28 14:22:22
这人快"酸"死了!
我们先来看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:
pH 6.748(7.35-7.45);
二氧化碳分压(PaCO2)24.6 mmHg(35-45 mmHg);
氧分压(PaO2)61. 5 mmHg(83-108 mmHg);
实际碳酸氢根(AB)3.4 mmol/L(21.4-27 mmol/L);
药品神奇风骨草标准碳酸氢根(SB)4.3 mmol/L(21.3-24.0 mmol/L);
缓冲碱(BB)16.1 mmol/L(45-52 mmol/L);
碱剩余(BE)31.9 mmol/L(-3-3 mmol/L);
H+浓度178 noml/L(35.5-44.0 noml/L);
CO2总量4.1 mmol/L(23-27 mmol/L);
吸氧浓度60%。
临床资料
患者55岁女性,既往有糖尿病病史。因肾结石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,术后第二天下午突发呼吸困难,伴有血压下降,最低78/56 mmHg。心电图提示右束支传导阻滞(RBBB),SIQIIITIII,胸前间壁T波倒置,偶发房性早搏(图1)。
图1
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(WBC)39.5×109/L、血小板(PLT)94×109/L。D-二聚体 709 μg/L。血糖8.6 mmol/ L。尿酮体阴性,尿常规镜检白细胞、红细胞满视野。
临床诊断考虑:
1、急性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;
2、尿源性脓毒血症;
3、休克。
面对这份血气分析报告,你怎么看?
说实话,我感觉,这个患者马上要挂了!
没错,这个患者确实快要挂了!
首先看pH 6.748,氢离子浓度升高到正常上限的4倍,可以确定这是一例严重失代偿性酸中毒。
第二步,我们来分析是代谢性酸中毒还是呼吸性酸中毒。患者AB、SB、BB均显著下降,BE -31.9 mmol/L,均支持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诊断。AB
第三步,看原发病。根据临床资料,由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、脓毒血症伴休克,全身组织缺血缺氧,这是发生严重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典型原因。患者血糖水平基本正常,尿酮体阴性,可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。
综合血气分析结果、临床资料,可以确认这是一例由于肺栓塞、脓毒血症、休克等原因导致的严重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。
无论是急性大面积肺栓塞、尿源性脓毒血症、休克,还是严重代谢性酸中毒,随便哪个都可以随时召唤患者向死神报到!
最要命的是休克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互为因果,必须尽快打破这个恶性循环,才能给患者争取一线生机!
下一步怎么办?
俗话说: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。
可这个患者无论是标还是本,都容不得一刻耽搁。溶栓抗凝、抗感染、抗休克、纠正酸中毒,必须多管齐下。这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实在有些像一幕幕同时上演的惊心动魄抢救大戏。
▎第一幕:溶栓抗凝,尽快开通血栓堵塞的肺动脉。
这是解决全身缺氧的根本,也是抢救工作的首要和主要任务。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随时可以导致患者猝死的危急重症,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就是尽快开通被血栓堵塞的肺动脉。只有首先牵住这个牛鼻子,才有可能扭转局势,争取一线生机。
尿激酶是国内最常用的溶栓药物,采用2小时溶栓方案,按20000 IU/kg的剂量持续静滴,继之以低分子肝素抗凝。
一切貌似顺利,溶栓后3小时,患者心电图RBBB消失。伴随着其他综合抢救措施的推进,患者生命体征趋向平稳,似乎是胜利在望。
救治危重患者,没有“意外”,才是真正的意外。
这次也不例外。第三天下午患者又给了医生护士们一个百年不遇的“惊喜”:72小时内第二次肺栓塞,并且发生了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!
于是再次静脉溶栓,调整抗凝方案,逐步停用低分子肝素,并过渡到华法林抗凝(这是十余年前的一例患者,那时基层还没有利伐沙班这类新型抗凝药物)。直到患者出院后,这幕抗凝大戏一直没有落幕。
▎第二幕:呼吸支持。
急性肺动脉栓塞诱发肺动脉血管床广泛性痉挛,急性肺动脉高压,心肺功能衰竭,严重时可直接导致猝死。
呼吸机支持是抢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不二选择。通过正压通气和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呼吸支持,既可以尽快改善机体供氧,又可以降低心脏后负荷,改善心功能。
由于抢救中发生了第二次肺栓塞,这个患者在机械通气15天后才成功脱机,机械通气功不可没。
▎第三幕:抗休克。
休克状态的微循环衰竭,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酸中毒的直接因素。
考虑到患者休克兼有肺栓塞和脓毒血症两个因素,积极扩容、抗感染是抗休克改善微循环的主要措施。同时静脉持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,兼顾到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潜在风险,密切监测心功能和尿量,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。
针对脓毒血症,在留取病原学标本后,采用降阶梯抗感染策略,同时给予泰能和替考拉宁抗感染,覆盖可能致病菌。
在抢救的头1神奇风骨草曝光2小时入液5680 mL,尿量1089 mL。第二天,24小时入量5420 mL,尿量已经达到3000 mL。第三天早晨,入量4090 mL,出量2800 mL。血压稳定,停用血管活性药物。根据血、尿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。第四天入量3700 mL,出量4600 mL,抗休克工作告捷。
▎第四幕:纠酸补碱。
如果说对原发病的治疗是釜底抽薪,那么补碱只是扬汤止沸。对于这个患者既需要釜底抽薪,同时也必须扬汤止沸。尽快补碱纠正严重的酸中毒,也有利于抗休克维持血压,保持有效的组织灌注。
那么补什么碱?
临床最常用的就是5%NaHCO3注射液。
补多少?
可以用公式算一下,但千万别迷信公式。对于纠正危重患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,随时滴定才是王道。我们不妨按以下公式计算一下:所需补充5%NaHCO3注射液(mL)=[24-实测HCO3(mmol/ L)]×体重(kg)×0.4×20/12。
患者体重65 kg,带入相关数据,计算出需补充5%NaHCO3注射液853 mL。首次补充量按计算量减半,约需要静滴425 mL。考虑到病情的危重程度,我们直接补充了5%NaHCO3注射液500 mL。
接下来就是滴定监测了,2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:pH 7.07、AB 7.1 mmol/L、SB 8.8 mmol/L、BB 25.9 mmol/L、BE -21 mmol/L、H+浓度81 noml/L、CO2总量7.8 mmol/L。
虽然血气分析有明显改善,但各项指标提示仍旧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。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,我们在密切监测血气分析情况下,又陆续分两次补充了5%NaHCO3注射液各250ml。24小时总计补充5%NaHCO3注射液1000 mL。
血气分析结果神奇风骨和伸奇风骨草有什么区别:pH 7.204、AB 13.2 mmol/L、SB 13.8 mmol/L、BB 34.3 mmol/L,BE -13.6 mmol/L、H+浓度62 noml/L、CO2总量14.2 mmol/L。
至此,补碱工作告一段落,扫清残敌,彻底纠正酸碱失衡的任务就要依靠救治原发病、抗休克的努力了。
72小时后,复查血气分析基本正常。
15天后,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转出ICU,这场“抗酸”、“抗栓”、“抗休克”的大戏却并未完全落下帷幕,抗凝工作将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残存血栓完全消失。
后记
对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补碱是一项重要治疗措施,但不是主要措施。对于一些轻症酸中毒甚至不需要补充碱性药物,而是以治疗原发病为主。
这例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之所以能抢救成功,关键还是在于原发病的成功救治。
在休克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,扩容抗休克本身就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最有效措施。严重酸中毒不利于维持有效灌注压,及时补碱与抗休克是相辅相成的,二者缺一不可。另外补碱切忌过快,也不要求通过补碱完全纠正酸中毒,补碱预期目标以pH7.2,二氧化碳结合力(CO2CP)20 mmol/L为宜。
本文首发:医学界呼吸频道
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
- End -